新闻发布

首页 > 新闻发布 > 新闻详情

浙江出台“十三五”小微企业发展规划

发布时间:2017-02-13 13:51:26  浏览次数:327 次

●全面推进小微企业产业结构、主体结构、产品结构、增长方式、空间布局、管理方式“六位一体”全面转型战略举措

●持续深入实施“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”

●着力培育小而精、小而新、小而专、小而美、小而特的小微企业集群

●积极实施“四大工程”,努力使浙江成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氛围最浓、体制机制最活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省份

小微企业

    小微企业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活力所在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浙江小微企业呈现加速发展良好态势,在全国形成了领先优势和特色亮点。近日,记者从省工商局获悉,经省政府同意,《浙江省小微企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日前出台,“十三五”时期,浙江将努力再创小微企业发展新优势,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动力。


   “十二五”以来,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精神,深入实施“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”,大力支持七大万亿产业为重点的小微企业发展,制定实施小微企业“1+X”专项行动、“个转企”、“小升规”等举措,全省小微企业发展速度加快、数量扩大、贡献提升。
    ——总量规模稳步扩大,平均数量居全国之首。“十二五”时期,浙江累计新增小微企业68.17万户,实现年均19.44%的较快增长。截至2015年,在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115.81万家,在册的个体工商户319.3万家。在全省511.6万市场主体中,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占93.6%。浙江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“老板”,每43个人中就有一家企业,是全国小微企业最集中的省份。2015年,浙江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达到967户,居全国首位,远高于全国(566户)的平均水平,也高于上海(789户)、江苏(755户)、广东(723户)、山东(631户)等地。
    ——创业创新活力增强,新生代创业强势崛起。浙江于2014年率先在全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,有效降低创业门槛、优化创业环境,推动形成全民创业热潮。近两年,全省新设企业46.53万家,年均增长19.54%。与此同时,浙大代表的高校系、阿里巴巴IPO后离职创业的阿里系、千人计划代表的海归系,以及创二代、新生代代表的浙商系“新四军”创客群体加速涌现,中青年逐步成为浙江创业创新的主力军。2015年,全省共新设企业22.65万家(不含外资企业),其中,新设企业负责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11.94万家,占到当年新设企业的54.7%,同比增长17.7%;30岁以下的3.6万家,占新设企业的16.57%,同比增长42.1%。
    ——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新兴产业成为新蓝海。“五水共治”、“三改一拆”、“四换三名”组合拳扎实推进,一批低端分散和污染行业得到有效整治和提升,全省制革行业整治完成率达到92.8%,印染、造纸、化工等行业整治完成率均达80%以上。2015年,全省共整治淘汰注销违法生产小微企业 (作坊)3.5万家,注销个体户23.09万家。与此同时,以科技、信息、文创、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。全省已累计认定科技型小微企业2.7万家。2015年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同比增长124.8%,教育类企业增长73.1%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企业增长73.3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增长70.6%,金融类企业增长61.8%。2016年前三季度,小微外贸企业出口总额累计1555.3亿元,同比增长20.7%,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。
    ——规模效益加快提升,发展贡献跃上新台阶。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实现了投资、利润、税收、从业人员数量等主要经营指标的较快增长,成为扩大有效投资、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。全省已累计完成“个转企”19.4万家,“小升规”企业12694家。 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省个体户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从72.0%降至67.78%。特别是2015年,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的形势下,小微企业市场需求指数由58.1上升至73.7,利润指数由30.8上升至44.8。2015年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6087亿元、利润1442亿元、税金1230亿元,贡献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6%的增加值、39%的利润和30%的税收;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税收370亿元;全省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1096.3万人,吸纳了全省90%的新增就业。
    ——服务体系趋于完善,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。浙江致力于打造“行政审批环节最少、速度最快、效率最高”的省份,全力营造育小扶小活小的发展新环境。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、特色小镇、众创空间、创业示范基地等建设,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助力满足了小微企业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全省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功能不断完善,充分发挥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、律师协会、期货行业协会和省股交中心等专业机构的优势,丰富和完善了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。全省小微企业发展平台空间积极拓展,已建成省级众创空间172家,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88个。制定出台 《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(2015—2017年)》,小微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更加明确,政策扶持及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。台州市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,启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,搭建两中心一平台,成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先行先试地区。


    “十三五”时期,正值国家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一带一路”、“长江经济带建设”等重大战略与举措全面推进重要时期,“互联网+”、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方兴未艾,多项国家级改革试验在浙江落地实施,小微企业发展迎来重大新机遇。


    《规划》明确,未来一段时期,深入贯彻落实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决策部署,坚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聚焦转型升级总要求和建设“两富”“两美”浙江总目标,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先发优势,以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,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,全面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,扶优扶强与淘汰落后相结合,全面推进小微企业产业结构、主体结构、产品结构、增长方式、空间布局、管理方式“六位一体”全面转型战略举措,持续深入实施“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”,着力培育小而精、小而新、小而专、小而美、小而特的小微企业集群,积极实施“四大工程”,努力使浙江成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氛围最浓、体制机制最活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省份,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支撑。
   其中,产业结构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传统行业为主向先进制造、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转型;主体结构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低散弱到高精集强转型;产品结构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无牌贴牌向创牌品牌转型;增长方式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型;空间布局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空间散乱向集聚集约转型;管理方式转型,即推动小微企业由家庭作坊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。


具体目标包括:

    至2020年,全省小微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创业创新环境显著优化,平台建设加快推进,科技创新活力与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,发展质量效益全面提升,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,为打造浙江经济“升级版”、加快建设“两富”、“两美”浙江作出新贡献。

    ——小微企业总量规模更大。小微企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、增加值增速稳步提高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小微企业数量增长明显快于全部市场主体数量增长,年均达10%左右;规上小微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8%以上,快于GDP增速,规下小微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6%以上。

    ——小微企业产业结构更优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小微企业产业创新深入推进,新增信息经济、节能环保、健康、旅游、时尚、金融、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创等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20万家,信息经济、金融等小微企业增速不低于15%,形成一批具有浙江代表性的高科技、新业态、成长型小微企业。“脏乱差”“低散弱”企业(作坊)及其它落后产能加快淘汰。

    ——小微企业主体层次更高。全省小微企业规模等级梯度提升。“十三五”期末,全省新增“个转企”企业5万家,“小升规”企业2万家,全省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,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加。个体工商户在市场主体中的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。小微企业 “品牌战略”、“电商换市”、“质量强企”等行动深入推进,示范品牌指导站、品牌梯级培育库逐步完善。

    ——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更强。全省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列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小微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出稳步上升,科技型小微企业数累计新增1.5万家,年均增长超过12%,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2.5%,规上工业小微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5万元/人·年,新产品产值率达30%。

    ——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更佳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、投融资、信息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。至2020年,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(基地)达到1000家,全面建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及小微企业名录库,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。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基本建成,五年内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超5000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。

    根据《规划》,到2020年,浙江在小微企业发展上将实现16个具体预期指标:全省新增小微企业数达50万家,全省小微企业数量增长年均达10%左右;全省信息经济、节能环保、健康、旅游、时尚、金融、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创等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达25万家,信息经济、金融等小微企业增速不低于15%,淘汰“脏乱差”“低散弱”企业(作坊)4万家;全省新增“个转企”企业5万家,“小升规”企业2万家,新增股交中心挂牌企业2000家,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00家;全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数累计新增1.5万家,年均增长超过12%。新增市级以上著名商标1000件,新增省以上“守合同重信用”企业150家。新增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小微企业数量3000家,新增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6000家;全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(基地)达到1000家,全面建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及小微企业名录库,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。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基本建成,五年内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超5000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。

    小微企业总量规模实现四个 “一批”目标:培育新增一批,八大万亿产业、“互联网+”等新兴行业小微企业较快增势,历史经典产业小微企业不断涌现,“老字号”和特色商贸小微企业振兴发展;提升壮大一批,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企业成长通道进一步确立,主体结构稳步升级,上市公司数量规模不断增加,个体工商户占比稳步下降;规范发展一批,小微企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,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,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快速增加,经济社会贡献率进一步提升;市场出清一批,“五水共治”“三改一拆”“四换三名”深入推进,落后产能、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、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“低散弱”小微企业不断淘汰。

    《规划》提出,全省小微企业培育重点突出小而精、小而新、小而专、小而特、小而美。小而精,即坚持走精细化发展之路。引导小微企业精细化生产、管理和服务,以美誉度好、性价比高、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。小而新,即坚持走新颖化发展之路。支持小微企业持续投入、持续创新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小而专,即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。引导和支持小微企业为大企业、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优质零部件、元器件、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,打造一批细分行业中的“单打冠军”和“隐形冠军”。小而特,即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。支持小微企业采用独特的工艺、技术、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研制生产,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特色产品、特色服务等。小而美,即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。运用法律、经济、技术等手段,大力整治“脏乱差”“低小散”企业(作坊),基本实现市场出清。

    《规划》明确提出要实施小微企业主体升级、集聚发展、典型示范和孵化培育四大工程;开展助力创立行动、开展助推创新行动、开展提档升级行动、开展信用激励行动、开展优化服务行动等五大重要任务和改革举措,强化组织领导、政策支持、要素保障与规划实施、建立健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,推动小微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
    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了解到,2017年是“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”的收官之年,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,下一步浙江工商将持续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,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管理,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持续推进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,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加大兼并重组力度,着力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“隐形冠军”。

    来源《市场导报》